<藝術與自然的對話 >
YellowKorner為遠雄藝舍梯廳空間策劃一系列攝影作品,主題圍繞「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呈現藝術與自然之間的深刻對話。
藝廊精選來自國際攝影藝術家的作品,不僅捕捉自然萬象的詩意與張力,更透過藝術的語言重新詮釋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期望透過這場藝術視覺饗宴,讓住戶在日常穿梭間,也能與藝術相遇,與自然共鳴。

1. ESIN – Romantic Meetings
法國藝術家 ESIN 於全球封城期間創作了《The Dimension》系列,以像素延展技術構建出色彩繽紛的夢幻場景。《Romantic Meetings》作為系列作品之一,展現了在黑暗時期中對連結與希望的渴望。
ESIN 運用數位藝術將真實世界轉化為逃離現實的入口,他說:「希望看到這些作品的人,能跟隨我一起踏上旅程,記住即使最黑暗的夜晚過後,太陽也會升起。」透過這幅作品,觀者彷彿置身於奇幻的浪漫國度,感受重拾自由與愛的力量。

2. ESIN – Happy Tsunami
法國藝術家 ESIN 在疫情封鎖期間創作了《The Dimension》系列,以此回應全球停擺與人心封閉的時刻。《Happy Tsunami》延續他一貫的色彩哲學,透過像素拉伸的數位技巧,建構出一幅象徵釋放與重生的浪潮畫面。
在這場「快樂的海嘯」中,藝術家將不安與壓力轉化為視覺上的爆發與能量釋放。他希望觀者能隨著影像踏上一段充滿希望與想像的旅程,記住:「即使經歷最黑暗的夜晚,太陽依然會升起。」此作品展現了在逆境中尋找光亮的勇氣與樂觀精神。

3. RAPHAELLE ABIB – Eden 3
法國藝術家 Raphaëlle Abib 擅長以自然元素映照人類內在情感,《Eden 3》拍攝於法國布洛涅-比揚古的阿爾貝・卡恩日式庭園。她藉由植物與樹木在水面上的倒影,探索個體深層存在的多重面貌——細膩、曖昧且難以捉摸。她認為水是一種半透明的流動物質,能捕捉色彩、光線與形狀,進而引發人們內心的凝視與反思。
《Eden 3》即是這樣一個靜謐的片刻,引領觀者進入自我對話與冥想的狀態,讓藝術成為自我探索的橋樑,並感受自然所映照出的心靈風景。

4. RAPHAELLE ABIB – Eden 1
《Eden 1》是法國攝影藝術家 Raphaëlle Abib 在法國布洛涅-比揚古的阿爾貝・卡恩日式庭園拍攝的系列作品之一。她透過水面上植物與樹木的倒影,捕捉色彩、光線與形狀的變化,探索人類內在的多重、微妙、曖昧且難以捉摸的面向。
她表示:「水這種流動且半透明的物質,讓我能夠捕捉色彩、光線與形狀,進而質疑那些每個人面對自我時的沉思時刻。」

5. CHASSEURS DE NUITS – CAPILLARIES
Chasseurs de Nuits 是一個法國攝影藝術創作團體,以捕捉地球之美與其變遷為創作核心。他們專注於從太空與高空俯瞰地球,揭示大自然令人驚歎的紋理與結構。
作品《CAPILLARIES》拍攝於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邊界,呈現出流經熱帶草原的梅塔河(Meta River)及其分支流域,彷彿人體中的毛細血管般蜿蜒綿延。那些如絲線般的紋理實為茂密林木覆蓋的小河與支流,藝術家藉此強調自然與生命之間的相似性,展現地球脈動與生機。這幅作品不僅是地理觀察,更是對自然生命力的深刻致敬。

6. SERGE RAMELLI – LADY IN THE WIND
法籍攝影師 Serge Ramelli 活躍於巴黎與洛杉磯之間,自幼熱愛攝影,並於 2005 年正式投身專業攝影與影像製作。他擅長運用電影般的光影語言與構圖手法,將每一張照片打造得如同經典電影畫面般富有戲劇張力。
《Lady in the Wind》正是他這種視覺風格的代表作。作品中,峽谷彷彿一位女子迎風而立,構圖講究、氣氛深邃,彷彿置身銀幕之中。Ramelli 善於激發觀者情感,透過光影與色調的精緻處理,讓影像不只是記錄,而是引發情緒共鳴的藝術形式。

7. DIDIER CLAES – Fragment de paysage 7247
比利時攝影藝術家 Didier Claes 擅長將自然景觀與數位藝術結合,創作出充滿詩意與夢幻色彩的作品。他深受印象派畫家,特別是莫內(Claude Monet)的影響,致力於探索光影、色彩與構圖的無限可能。
《Fragment de Paysage 7247》是他「風景片段」系列中的一件代表作,透過數位技術重組花卉與自然景觀,營造出如夢似幻的視覺效果。Claes 表示,他的作品是「基於花卉和風景的數位圖像轉化,對構圖、光線和色彩的研究至關重要」

8. LUIS MARIANO GONZALEZ – El jardin de las delicias
西班牙攝影師 Luis Mariano González 出生於馬德里,擁有視聽傳播學位,並於 1994 年加入馬德里社區電影節的組織委員會,兩年後擔任該節日的總監。他同時也是文化評論家和電影評論家,為多家報紙撰稿,並擔任電視節目的作者和電影顧問。
González 專注於自然攝影,特別是在微距和風景攝影領域。他的作品常以深色背景襯托前景中鮮豔的花卉,賦予被攝物神秘的氛圍。《El jardín de las delicias》靈感來自於耶羅尼米斯・博斯的同名畫作,透過攝影重新詮釋自然的奇幻與繁盛。作品中,花卉與植物交織成夢幻般的景象,邀請觀者進入一個充滿詩意與想像的世界。

9. Luis Mariano – Le sacre du Printemps
西班牙攝影師 Luis Mariano González 出生於馬德里,擁有視聽傳播學位。自1994年起,他參與馬德里社區電影節的組織工作,並於兩年後擔任該節日的總監。除了在文化與電影評論領域的貢獻,他也積極從事攝影創作,特別專注於自然題材的微距與風景攝影。
《Le Sacre du Printemps》靈感來自伊戈爾・史特拉文斯基的同名芭蕾舞劇,透過攝影重新詮釋春天的生命力與神秘氛圍。作品中,González 利用深色背景襯托出鮮豔的花卉色彩,營造出如夢似幻的視覺效果,彷彿春之精靈在夜色中翩翩起舞。

10. MICHEL GANTNER – FLEUR DE MAGNOLIA
瑞士攝影藝術家 Michel Gantner 以其對植物攝影的創新方式而著稱。他將植物的形態與色彩從其自然環境中抽離,通過自己的攝影技術賦予它們新的主觀性和驚人的感官魅力。
Gantner 在作品中創造出極簡主義的美學,使每一個花卉都表現出奇異的誘惑力。在拍攝《Fleur de Magnolia》時,他使用了光箱技術,將光線透過植物的半透明質感滲透至其輪廓中,這不僅突顯了花卉的精緻結構,也讓光影變得更加柔和、夢幻。這種技術使他能夠在不受鏡頭或光源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構圖與畫面本身的美學呈現,讓每朵花都彷彿擁有了自己的靈魂與生命力。

11. ANYA TIKHOMIROVA – Hyperlandscape 6
Anya Tikhomirova 是一位出生於法國的俄裔藝術家,現居哥斯大黎加。她的創作涵蓋攝影、影片、繪畫、動畫和裝置藝術,並以「旅行者」和「探索者」的身份,深入探討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
《Hyperlandscape 6》屬於她的多媒體項目《OBLITERATION》中的一部分,該項目探討人類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情感。在這幅作品中,Tikhomirova 通過數位拼貼技術,將各種自然元素如花卉、昆蟲和氣泡交織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既夢幻又引人深思的視覺景觀。這種視覺語言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的讚美與消費主義之間的矛盾,以及人類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2. ANYA TIKHOMIROVA – Hyperlandscape 2
Anya Tikhomirova 出生於法國,擁有俄羅斯血統,現居哥斯大黎加。她的創作涵蓋攝影、影片、繪畫、動畫和裝置藝術,並以「旅行者」和「探索者」的身份,深入探討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
《Hyperlandscape 2》屬於她的多媒體項目《OBLITERATION》中的一部分,該項目探討人類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情感。在這幅作品中,Tikhomirova 通過數位拼貼技術,將各種自然元素如花卉、昆蟲和氣泡交織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既夢幻又引人深思的視覺景觀。

13. Luis Mariano González – Seanson II
Luis Mariano González 出生於馬德里,擁有視聽傳播學位。自1994年起,他參與馬德里社區電影節的組織工作,並於兩年後擔任該節日的總監。除了在文化與電影評論領域的貢獻,他也積極從事攝影創作,特別專注於自然題材的微距與風景攝影。
《Season II》是 González 的代表作之一,屬於他「季節系列」的延伸。作品中,他利用微距攝影技術,捕捉了各種野生花卉與植物的細節,將自然界的美麗與神秘呈現出來。

14. Luis Mariano González – Seasons
西班牙攝影藝術家 Luis Mariano González 的作品《Seasons》屬於他以自然為主題的宏觀與微距攝影系列之一。他以其獨特的視角,將植物的形態與色彩從自然環境中抽離,賦予其新的主觀性,展現出意想不到的感官魅力。
在《Seasons》系列中,González 捕捉了四季變遷中的植物生命力,透過光影與色彩的交織,呈現出自然界的變化與永恆。他使用高品質的傳統相紙進行沖印,

15. MICHEL GANTNER – Tulipe Perroquet
Michel Gantner 以其對植物攝影的創新方式而著稱。他將植物的形態與色彩從其自然環境中抽離,通過自己的攝影技術賦予它們新的主觀性和驚人的感官魅力。
在《Tulipe Perroquet》這幅作品中,Gantner 捕捉了色彩斑斕的鸚鵡鬱金香的細節,並通過光箱技術,將光線透過植物的半透明質感滲透至其輪廓中,這不僅突顯了花卉的精緻結構,也讓光影變得更加柔和、夢幻。

16. MICHEL GANTNER – Fleurs De Pavot
Michel Gantner 以其對植物攝影的創新方式而著稱。他將植物的形態與色彩從其自然環境中抽離,通過自己的攝影技術賦予它們新的主觀性和驚人的感官魅力。
在《Fleurs De Pavot》這幅作品中,Gantner 捕捉了罌粟花的細節,並通過光箱技術,將光線透過植物的半透明質感滲透至其輪廓中,這不僅突顯了花卉的精緻結構,也讓光影變得更加柔和、夢幻。

17. THORSTEN BARTELT – Reflections in East Berlin
德國自學成才的攝影藝術家 Thorsten Otto Bartelt,生於柏林,長期居住於柏林-赫姆斯多夫區。他的創作深受印象派畫作的色彩與現代繪畫的表現手法啟發,融合攝影與繪畫,探索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美學。
《Reflections in East Berlin》是 Bartelt 的代表作之一,捕捉了柏林東區街道上水面倒影的瞬間美。作品中,清晨的光線與水波交織,創造出抽象的色彩與形狀,彷彿時間在此凝固,讓觀者得以細細品味這份短暫而珍貴的美麗。

18. MARK TIPPLE – SUMMER
澳洲攝影藝術家 Mark Tipple 以其獨特的水下攝影作品而聞名,特別是在他的代表作《The Underwater Project》中,捕捉人類與海洋之間微妙而深刻的互動。
在《Summer》這幅作品中,Tipple 捕捉了一名游泳者在波浪下穿梭的瞬間。透過從水下的視角,他將觀者帶入一個充滿動態與情感的空間。這幅作品不僅展現了海洋的力量與美麗,也反映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與堅韌。

19. Zayar Lin – Patterns of Irrawaddy
緬甸攝影藝術家 Zay Yar Lin,生於仰光,他的作品以色彩豐富、構圖精緻著稱,並常常融入人類身影,探索「地點、文化與人」之間的互動。他的攝影作品曾多次獲得國際獎項,包括《國家地理》雜誌的刊登,並於 2015 年和 2017 年兩度獲得緬甸年度攝影師殊榮。
《Patterns of Irrawaddy》捕捉了緬甸伊洛瓦底江(Irrawaddy)在乾季退潮時,河床裸露出沙洲與水紋交織的奇妙景象。夕陽的餘暉映照在水面上,與沙洲的紋理交織成一幅自然的抽象畫。作品中,四位身影在沙洲上行走,彷彿在這片大地上留下了時間的足跡。

20. THIERRY BORNIER – Tales of the Blue Water
法國攝影藝術家 Thierry Bornier 是自然與中國風景攝影的專家,自學成才。他曾在紐約時尚界擔任財務總監,後來轉行專注於攝影,並在2010年獲得《國家地理》雜誌的提名,從此踏上了攝影之路。
《Tales of the Blue Water》是 Bornier 在中國拍攝的作品之一,展示了中國壯麗的自然景觀。

21. SAPNA REDDY – HOPE
《HOPE》 是美籍攝影藝術家 Sapna Reddy 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她對自然景觀的深刻詮釋與情感投入。作品捕捉了加州紅木森林中,晨曦穿透霧氣,光芒透過高聳的樹木灑落在地面的瞬間。這幅作品不僅呈現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觀,更象徵著希望與重生的力量。
Reddy 本身是位放射科醫師,長期在醫療環境中工作,深知自然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她的攝影作品常被用於醫療機構的裝飾,旨在為病患創造一個舒緩、治癒的環境。她相信,透過影像的力量,可以將自然的療癒能量帶入人們的生活。

22. PYGMALION KARATZAS-Trees in countryside
希臘攝影藝術家兼建築師 Pygmalion Karatzas 的作品《田野蔘木》呈現了他對自然景觀的深刻詮釋。
這幅作品捕捉了樹木在田野中交織的景象,光線透過樹梢灑下,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Karatzas 的攝影風格融合了建築學的構圖原則與自然景觀的詩意表達,展現出他對平衡與和諧的追求。

23. DAWID PLANETA – SAFE PLACE
波蘭藝術家 Dawid Planeta 成長於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父親是攝影師,母親是美術老師。他在克拉科夫美術學院學習工業設計,但最終轉向藝術、攝影、心理學、神話學和潛意識的神秘世界。他運用數位技術創作出陰鬱、內省的作品,這些作品同時既陌生又引人入勝。
《Safe Place》是他近期創作的一系列夢幻且充滿希望的作品,與他以往的黑暗系列形成鮮明對比。這幅作品展示了一隻粉紅色的火烈鳥站立在茂密的綠色叢林中,四周環繞著郁郁蔥蔥的植物,彷彿在尋找一個安全的庇護所。

24. DAWID PLANETA – FRIENDSHIP
波蘭藝術家 Dawid Planeta 成長於一個藝術氛圍濃厚的家庭,父親是攝影師,母親是美術老師。他早期學習工業設計,但最終被藝術、攝影、心理學、神話學和潛意識的神秘世界所吸引,轉而專注於這些領域。他運用數位工具創作出具有內省性、奇異且引人入勝的作品,將攝影、拼貼和繪畫相結合,創造出一個由夢境和幻象構成的親密世界。
《Friendship》是他於 2018 年推出的《Birds of Paradise》系列中的一幅作品,該系列以夢幻且樂觀的風格,與他以往的黑暗系列作品形成鮮明對比。這幅作品描繪了兩隻色彩鮮豔的金剛鸚鵡,牠們的頭部被藝術化地處理,呈現出一種超現實的美感。這種處理方式不僅突顯了鳥類的形態美,也象徵著友誼的純粹與和諧。

25. PEDRO JARQUE KREBS – WATCH YOUR BACK
秘魯攝影藝術家 Pedro Jarque Krebs 以其對動物靈魂的深刻洞察而聞名。他的作品《小心背後》呈現了一隻粉紅色火烈鳥的背影,羽毛層疊如同精緻的絲綢,彷彿在提醒觀者:在這個充滿誘惑與危險的世界中,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覺。
Krebs 的攝影風格融合了哲學的思辨與藝術的表達,他曾在巴黎的索邦大學學習哲學,這使他在捕捉動物形象時,能夠賦予其更深層的象徵意義。

26. PEDRO JARQUE KREBS – PEACOCK
秘魯攝影藝術家 Pedro Jarque Krebs 以其對動物靈魂的深刻洞察而聞名。他的作品《孔雀》呈現了一隻孔雀的尾羽展開,色彩斑斕的羽毛在黑色背景下熠熠生輝,彷彿在展示其華麗的舞蹈。
Krebs 的攝影風格融合了哲學的思辨與藝術的表達,他曾在巴黎的索邦大學學習哲學,這使他在捕捉動物形象時,能夠賦予其更深層的象徵意義。

27. RICHARD HIRST – WASH
澳洲攝影藝術家Richard Hirst是當代風景攝影領域的佼佼者,特別以悉尼及其周邊海灘的空拍作品聞名。他自16歲起便開始攝影,並在自家地下室的暗房中發展出獨特的黑白攝影風格。作為一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Hirst 的作品融合了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洞察與對城市結構的敏銳觀察,展現出他對悉尼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
《Wash》是 Hirst 的代表作之一,捕捉了澳洲邦迪海灘的海浪與沙灘交匯的瞬間。這幅作品以鳥瞰視角呈現,湛藍的海水與金色沙灘形成鮮明對比,浪花在岸邊輕拍,彷彿在低語著大海的故事。
這幅作品不僅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美麗,也反映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Hirst 通過精湛的攝影技術,將日常景象轉化為藝術品,讓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寧靜與思考。

28. ALBERTO MERCHAN – LARGE ZHOLAS
西班牙攝影藝術家Alberto Merchan 以其詩意的作品而聞名,他的《Zhola》系列呈現了他對海洋的獨特詮釋。在冬季的荒涼海灘邊,他捕捉到波浪的舞蹈。透過延長曝光時間,他強調了波浪的運動,將詩意與憂鬱交織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印象派的氛圍。
Merchan 於 1972 年出生於馬德里,曾在阿爾科班達斯大學學習攝影,後來成為一名工程師。在他的業餘時間,他帶著相機深入西班牙的自然景觀,探索雪山、秋季的古老森林以及冬季的荒涼海灘等自然寶藏。他將鏡頭對準那些被極端光線照亮的世界,並能夠等待數小時甚至數天,以捕捉理想的畫面。
Merchan 的作品以其夢幻且略帶憂鬱的風景而著稱,通過溫暖與冷峻的色調表達藝術家的情感。他認為,地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的感受和魔力。

29. NIKOLAJ CALLESEN – UNTITLED 2
丹麥攝影藝術家兼畫家 Nikolaj Callesen 的作品《Untitled 2》位於 YellowKorner 法國攝影藝廊,屬於其「Fantastic Phenomena」系列。該系列融合了攝影與繪畫,呈現出夢幻般的視覺效果。
Callesen 出生於丹麥,曾就讀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藝術學院,主修美術。他在攝影領域的專業生涯始於 2006 年,並很快感受到需要更直接的創作方式。他熱愛繪畫,於是自然地拿起畫筆,開始在他的照片上進行繪畫。他在電腦上創作這種融合,並保持原始影像的情感和視覺一致性。這樣,他創造了誠實、美學、原創且充滿詩意的藝術作品,邀請觀眾在混合媒介中探索他們的情感
《Untitled 2》以其獨特的色彩和構圖,展現了 Callesen 對情感和視覺表達的深刻理解。這幅作品不僅是攝影和繪畫的結合,更是他對世界的詩意詮釋。

30. NIKOLAJ CALLESEN – Emdrup Soepark #6
丹麥藝術家 Nikolaj Callesen 畢業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藝術學院,主修美術與攝影。他以將攝影與繪畫相融合的創作方式聞名,透過數位技術在黑白攝影作品上添加色彩筆觸,創造出情感豐富且具詩意的視覺體驗。
《Emdrup Soepark #6》屬於 Callesen 的「Fantastic Phenomena」系列,該系列探索了物質與抽象之間的界限。在這幅作品中,Callesen 以丹麥哥本哈根的 Emdrup Søpark(厄姆德魯普湖公園)為靈感,將自然景觀轉化為充滿情感與色彩的抽象畫面。他透過數位繪畫技術,將自然元素與情感表達相結合,創造出一幅既真實又夢幻的作品。
這幅作品邀請觀者進入一個充滿色彩與情感的世界,激發對自然與內心世界的深刻反思。Callesen 的作品不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

31. LUIS AGUILERA – TWO STEP
來自委內瑞拉的藝術家兼電影製作人 Luis Aguilera,自青少年時期便移居邁阿密,並在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學習藝術。他對新技術充滿熱情,並利用裝有攝影機的無人機,從約 200 米的高度拍攝美國風景,捕捉佛羅里達和夏威夷擁擠的海灘景象。
《Two Step》是 Aguilera 的「Thalassophile(海洋愛好者)」系列中的一幅作品,該系列強調人類在自然元素面前的渺小,特別是在面對浩瀚無垠的海洋時。這幅作品展示了夏威夷 Kona 地區 Two Step 海灘的清澈海水,透過無人機的視角,呈現出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
Aguilera 的作品曾在多個國際藝術展覽中展出,包括邁阿密的 SCOPE 藝術博覽會,並獲得坎城獅子獎等多項廣告獎項。

32. ABDUL MOMIN – Boating Amidst Nature’s Canvas
來自孟加拉國北部小村莊 Baghopara 的攝影藝術家 Abdul Momin,自學生時代便對攝影產生濃厚興趣。他以手機攝影起步,並透過線上教程自學,逐步發展出獨特的攝影風格。如今,他的作品已在超過 300 本國際出版物中亮相,並獲得超過 100 項國際獎項。
《Boating Amidst Nature’s Canvas》是 Momin 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孟加拉國 Barisal 地區的自然美景。作品中,一位身著傳統服飾的女性在靜謐的水面上划著小船,周圍被翠綠的水草和盛開的蓮花所環繞。這幅作品捕捉了孟加拉鄉村生活的寧靜與和諧,並透過細膩的構圖和柔和的色調,呈現出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
Momin 的攝影作品不僅僅是視覺的呈現,更是對孟加拉日常生活的詩意詮釋。他的作品邀請觀者進入一個充滿色彩與情感的世界,激發對自然與內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