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集《藝起過生活》專訪中,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蔡瑞珊不僅是青鳥書店的創辦人,更是2018年華文朗讀節的總策劃人。
蔡瑞珊的職涯始於電視台,當時她是最年輕的編審和主持人之一,曾參與《天才衝衝衝》、《莒光園地》等節目的製作與主持工作。她憑藉《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和《書店裡的影像詩》入圍第49屆金鐘獎,並著有《我會自由,像青鳥一樣》。
在本期節目中,蔡瑞珊將與我們分享她的故事,從媒體人到書店創辦人的轉型之路,以及她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豐富經驗與獨到見解。更多精彩內容,請見下文。
「書頁中的自由追尋」 青鳥書店靈魂人物 - 蔡瑞珊
蔡瑞珊是青鳥書店的創辦人、2018年華文朗讀節的總策劃人,曾參與《天才衝衝衝》、《莒光園地》等節目的製作與主持工作。她憑藉《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和《書店裡的影像詩》入圍第49屆金鐘獎,並著有《我會自由,像青鳥一樣》。
Q1: 青鳥書店從2016年創設到現在,除了本店華山之外,還陸續在各地設立書店,也廣受大家喜愛,可以跟我們分享當初想要成立書店的初衷嗎?
當初成立青鳥書店的初衷,其實就是在媒體到書店之間的一個轉捩點。我之前在五光十色的娛樂、戲劇、大眾媒體裡,但書店是一個小眾、回到個人、傾聽內心的職業,這中間有很大的差異。當時因為參與製作戲劇和書店紀錄片,開始拜訪台灣各地的書店主人,逐漸萌芽了如果我有一間書店,那會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非常感謝當時的老闆,他因為戲劇製作需要,開了一間書店。我跟著他學習書店營運和公司的運作,學到很多扎實的技能。有一天他鼓勵我試試看開一間書店,並且說有什麼需要的支持,我們身邊有很多專業人才可以幫忙。我當時心想,或許就差我決定要不要這一步了。
那是我人生第二個重大的決定,第一次是從待了很久的華視離開。當我決定要做的時候,早上七點多出門,心裡很緊張,不知道該怎麼營運書店。我在附近的公園快走了幾圈,平復心情,然後走進松菸湖旁的書店。當我站在書店中央,陽光從老房子窗外照射進來,我看著書店的樣子,當下覺得我一輩子都不會離開這裡了。
今年年初,我們辦了一場大型年會,我主持了其中一場講座,邀請了金馬賓館的邵雅曼。她分享每一個藝術家都有一個感動的瞬間,支撐著他們實現夢想,即使面對許多困難,也會不斷回想那個瞬間,成為力量的源頭。我聽她這樣說時,深有同感。對我來說,那個瞬間就是當我站在書店中央,看著陽光灑進來的那一刻。
Q2: 青鳥書店剛成立沒多久就遇到疫情,加上現今電子書越來越普及,面對現今數位化的挑戰,青鳥書店如何吸引人們持續走進實體店面呢?可以跟我們分享中間遇到最大的挑戰和願意堅持下去的原因嗎?
青鳥書店剛成立不久就遇到疫情,當時我第一天跨進書店是在2015年,到現在已經九年了。這期間的激動和熱情,讓我在面對困難時,眼前的美好畫面和景象似乎可以凌駕一切,讓我一心一意地想要把這些畫面實現出來。
從那時到現在,我每次回想起每一間書店的開業過程,尤其是跨過疫情的時候,我們策劃了超過10間書店。每一間書店的開幕都帶著強烈的激動,讓我覺得一定要把它完成。然而,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轉換很快讓我回到實際面上。每天早上,我仍然會查看每個月、每季、每年的營業額,並預估未來三年的營運情況,因為資金必須考量在內。
疫情期間,我們關閉了三四間店,因為看著數字,如果不關店,就會一直賠錢。房租這麼貴,合約到期後就不再續約,這對我來說是很難過的決定,書店就像孩子一樣。
至於數位化和電子書的挑戰,並不是我遇到的最大挑戰。事實上,從開店第一天到現在,書籍銷量並沒有大幅度減少。如果書籍銷量下降,店內的咖啡銷售會上升,這是一個比例上的平衡。我們也思考如何讓喝咖啡的顧客願意買更多書,或者如何應對被翻壞的書。這些細微的思考和挑戰,都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
有時候,這些決策不是我一個人能做的,我也會和同事們討論該怎麼辦。後來,我們曾經開設了一個短暫的青鳥圖書館,將書放在裡面讓人們自由閱讀。即使有人把書帶走,我們也無所謂,因為這是書店經營中產生的一個循環。
Q3: 青鳥書店特別標榜 「不是為了獨立、不是為了隔絕,是為了自由」很多人應該也很好奇這個理念的由來,可以跟我們分享背後的故事嗎?
青鳥書店特別標榜「不是為了獨立、不是為了隔絕,是為了自由」,這背後其實有一段故事。在開店的第一天,我就在青鳥的臉書上寫下這個理念,直到現在都沒有變過。我一直認為「獨立書店」這四個字像是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它意味著你必須遵守一些理想性的規則。
但我從一開始就不想讓青鳥書店成為這樣的存在。我是一個媒體人,因為喜歡書本才開了一間書店,所以我更傾向把書店定義為「書媒體」。對我來說,書本是立體的,它可以透過策展的形式,成為一整個空間的表現。因此,華山的青鳥書店雖然只有18坪,但我當時的想法是,如果每一本書代表一天或一個月,那整個空間就是這本書的立體化呈現。
我更關注的是如何把媒體和書本、我想像中的畫面實現出來,而不是追求所謂的獨立精神。青鳥書店不是為了走「獨立書店」這條路,也不是為了與外界隔絕。我追求的是自由,因為「青鳥」這兩個字就代表著自由,我想要自由地實現我對書本的各種想像,這樣的自由甚至帶有一些任性。我不想讓青鳥書店遵循任何既定的規則。
青鳥書店的華山店有三面三角窗,是建築師邱文傑設計的,當時我的朋友李清志老師建議我去看安藤忠雄在大阪設計的光之教堂。他告訴我,光影是空間的靈魂,應該運用這種靈性之光,讓空間有靈魂。這段話深深打動了我,我開始閱讀安藤忠雄的書,並在開店前寫下他的話:「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這段話讓我明白,幸福不是擁有什麼,而是那個不斷奔跑的過程。
我相信青鳥書店是一種命定心中的力量,而這力量在光影中不斷掙扎、平衡,仍然要保持不偏不倚的精神。
圖為華山青鳥書店。
Q4: 青鳥書店很被廣為人知的包含策展不同藝文活動,以及與地方合作,像是「太平青鳥」以基隆的山與海策展等等,可以跟我們分享您如何選擇合作對象?在跨界合作上面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呢?
青鳥書店一直以來的理念就是將書店視為一個媒體、一個平台,而這個想法從未改變。書店裡策劃的各種議題內容,我希望能夠由各界邀請或者書店同事來發想。當同事們提出他們想做的事情時,往往會帶來許多特別的想法。
例如,太平青鳥的副店長,她非常喜歡寵物,特別是貓和狗,所以太平青鳥就養了一隻店貓。有一次,我發現她為店貓做了一個貓咪可以爬上來的階梯,還開始挑選一些與貓咪相關的書本。她甚至為了更了解貓咪,去上了寵物心理學課程,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如何與貓咪溝通。
最近,我問她是否願意策劃一系列與寵物相關的講座,她非常興奮地答應了。我建議她研究如何讓貓咪進入書店,並且我們可以為這個活動設計特別的咖啡特調,比如在拉花上加上貓咪腳印,或者進一些寵物的文創商品,做一個三個月限定的活動。如果她成功策劃,太平青鳥可能會成為一個寵物兒童樂園,這不僅有趣,還能達到很好的媒體宣傳效果。
每間書店都有自己的特別風格,這些風格可能會隨著不同的員工而改變。例如,太平青鳥的店長,是基隆在地的文藝青年。我還記得面試他的那一天,颱風天風雨交加,但他仍然來到面試現場,脫下雨衣、安全帽,慢慢走上來。他是我雇用的第一位員工,現在成為了我們的店長。他曾提出策劃一些與金門相關的主題,因為他認為金門在文化上和思考上都有著獨特的魅力。我跟他分享,我最近讀了一本書,探討跨文化交流中的對話落差,這種差異讓人感受到迷人的魅力。我建議他策劃這個主題,他聽後非常興奮,立刻著手準備。
圖為基隆太平青鳥書店。
Q5. 您在懷孕到女兒出生的兩三年間,開了七家書店,策展了華文朗讀節、屏東漫讀節等等,令人十分敬佩,能不能與我們分享您平常的生活習慣,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保持平衡和創造力呢?
我覺得我是一個滿高度自律的人。我平常早上四、五點就起床,這不是因為小孩的關係,而是生理時鐘讓我自然醒來。起床後,我會先看書,通常在七點前就能看完一本書。像今天早上,我剛看完馬奎斯的新書《八月見》,雖然篇幅不長,但這是我每天早晨的習慣。
女兒起床後,我會幫她打理,送她上學,接著開始處理公司的事務,包括同事們的信件、思考即將舉行的大型活動,盤點工作進度等。早上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整理和思考時間,當我全部整理完後,就會發很多信給同事們,告訴他們接下來的工作計劃。青鳥書店的同事們跟我一樣自律,計劃交給他們後,他們會很有條理地執行,並且回饋他們的想法,所以我不用太擔心他們,很多細節他們都能很好的完成。
我覺得能夠做這麼多事情,最大的原因是有優秀的夥伴,因為大部分的工作其實都是他們完成的。有時候我也很羨慕他們,想要自己親自去做,但我必須拉回來思考全面性,忍住不去插手,因為遲早有一天,他們都要獨當一面。
我晚上大約十二點睡覺,所以睡眠時間不長,但我會在週末的某一天多睡一點,讓自己恢復精力。
Q6. 您也是YellowKorner 的忠實藏家,可以跟我們分享您收藏的原因,或是在什麼情況下您會想要收藏藝術品?
其實我一直是一個很直覺派的人。最近讀了一本書,講的是日本的侘寂 (wabisabi),侘寂的美感,就是你沉浸在那個環境當中的一種感受。就像電影《我的完美日常》,當男主角看到光影從樹照射下來的那個瞬間,感受到一種幸福。我覺得藝術也是這樣,它不是可以工具化去思考的東西,而是當你看到一個作品的瞬間,那份感動就像看到陽光照射下來的瞬間一樣。當你有這樣的感動時,就會想要把它停住。
我常常會想,如果我在書店看到那個景象時能拍下來,我就可以不斷地提醒自己那個moment。我第一次進YellowKorner的時候,一樣是因為看到一幅作品,非常喜歡,就把它帶回家了。我覺得當下的感動是非常重要的,會想把那個感動帶回去。
每個書店都有它的主題,像我剛看到一幅作品 Rainbow,我覺得非常適合接下來那間書店,因為那間書店規劃了500坪,非常大。我希望未來的書店能夠給更多人,特別是孩子們,帶來這種「哇」的 moment。我女兒現在六歲,我希望她能越早培養對美的敏銳度,這樣長大後她能理解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的。所以,我也想把這種理念體現在書店裡,讓孩子們進來時,能夠感受到那些美麗的藝術作品。
另外,我上個月買了一幅作品 Bed Peace,是約翰藍儂和小野洋子在床上的反戰宣言,影像將那個瞬間成為經典。當作品寄過來時,我看到那個精美的框,覺得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我把它PO在我的WeChat上,有些國外的朋友看到後都問我從哪裡訂的,他們很羨慕,因為這幅作品和他們有共同的故事記憶。
YellowKorner 攝影作品:Keystone Agency 《Bed Peace》
Q7. 您對於年輕世代想要開書店或從事相關文化產業的人有什麼建議或鼓勵呢?
我覺得我是到了滿晚才能真正感受到所謂的那個moment。因此,我很鼓勵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年輕時理性的思考不會這麼多,更多是感性和衝動。當你還處在這樣的階段時,好好把握,不要壓抑,趕快去實現你的想法。
很多經驗是在跌倒中累積的,不管你幾歲開始,跌倒都是難免的,不如越早跌倒越好,這樣你能夠更快地成長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