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我喜歡時尚,也熱愛攝影。時尚之路影響我最深的其實就是攝影 – 李瑜 Yutopia

本集藝起過生活,榮幸邀請到知名風格人物 – 李瑜 Yutopia。

節目中,李瑜分享了在米蘭唸書、擔任時尚總編,到現在身為 KOL 的奇幻旅程外,她也透露私下其實搜集不少攝影集!學生時期開始就非常熱愛攝影的李瑜提到,攝影一直是她唸書時最喜歡參考的內容!前年購置新家的李瑜,訪談中也談起了她對於居家生活風格的想像。想了解更多關於李瑜的生活品味,歡迎收聽完整節目內容。

生活風格達人 李瑜 Yutopia

曾任 Wazaiii 主編、Vogue 台灣駐站風格達人、Tatler 國際中文版總編輯,至今持續將風格、質感與美好生活,推廣給更多人。

2011 年於米蘭 Istituto Marangoni 攻讀 Fashion Styling 期間,以攝影助理、駐外採訪身份深入歐洲時尚圈,並創立個人平台「Yutopia」,為台灣第一代「時尚知識型部落客」。旅居歐洲期間,為亞洲多本國際中文版雜誌報導與製作專題,更成為時裝秀、街拍及各大派對的固定班底。

Q:您在時尚圈蠻長一段時間,可以分享一下您的經歷嗎?

2013 年我成立了 Yutopia 這個平台,其實是我在米蘭念書時的畢業製作。

那時候每位同學都要交作品集,我覺得身為留學生,我的三年跟當地同學所經歷的其實不太一樣。那三年我做了很多兼職的工作,像是攝影助理或是外稿,讓我有更多機會看見義大利或歐洲其他城市產業內外跟美學相關的事物,這些累積有時候幫助我很多。

當時我替亞太區雜誌寫文章時,比起小眾的東西,他們其實更想要大品牌或者大的活動。但我覺得歐洲人之所以美學涵養豐富,其實是靠一些展覽、獨立電影或他們想去哪邊喝酒等等這些小眾的內容所堆疊,所以我把這些所見所聞放在我自己的平台 – Yutopia。我覺得這更能完整代表我這三年,不論是時尚相關、生活、跑秀或跑新聞相關事物,更像是我三年來的作品。

我覺得特別是做畢業製作時,要思考未來的運用性,有時候你交了個作品集就只是功課,未來不一定用得到,其實很可惜。

Q:對於開始被拍攝、上雜誌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嗎?

其實一開始我蠻驚訝,因為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個上相或是值得被報導的人。在亞洲長大時,約 2000 年左右,當時流行濃眉大眼、白皮膚及纖細類型,我這種長相並不在大家的審美上。現在大眾審美觀比較多元,小眼睛或單眼皮大家開始覺得特別,我才比較能夠進入大眾的視野。

Q:關於時尚或美學方面,有沒有什麼人、事、物影響您很深?

真的就是攝影。我剛一走進藝廊就在翻東翻西,是真的對攝影很感興趣。其實我在米蘭念書的那幾年上學是完全沒有課本,我就在思考義大利人到底想要我們了解什麼東西?其實義大利人的教學方式是給你一個想法,透過蒐集資料的方式,以自己的角度重新詮釋。那時候我最喜歡參考的內容就是各年代的攝影,包括電影攝影、藝術攝影或時尚攝影!

我真的很喜歡看各種攝影作品,畫作跟雕塑是近幾年才開始涉略,最早真的都是接觸攝影。我家也有很多攝影集,包含經典攝影大師  Man Ray* 、時尚攝影師 Paolo Roversi* 或 Mario Sorrenti* 等,也有像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這種比較前衛的攝影集。我特別喜歡黑白攝影,所以過去做作業或者是在做個人資料累積時,影響我最多的就是攝影。

 

*Man Ray

美國著名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擅長繪畫,電影,雕刻和攝影。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攝影作品價值遠超越其他藝術型式的藝術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廣泛運用特殊手法來進行攝影創作的藝術家,許多至今仍流傳不衰的攝影技法,就是由他創始,開闢了攝影藝術的新領域,因而被公認是當代攝影史上最重要的先驅之一。

*Paolo Roversi

 

義大利攝影大師 Paolo Roversi 聞名於時尚攝影,透過8×10寶麗來相機、長曝光的技法,將影像包裹著迷霧般的光線,呈現出柔軟的影像質地。他的影像中傾注了熱烈的情感,流露出哀婉的憂傷,一種十足義大利式的精神環繞著他。對他而言,攝影並非一種再現,攝影是另一個維度的發現與啟示。

美國著名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擅長繪畫,電影,雕刻和攝影。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攝影作品價值遠超越其他藝術型式的藝術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廣泛運用特殊手法來進行攝影創作的藝術家,許多至今仍流傳不衰的攝影技法,就是由他創始,開闢了攝影藝術的新領域,因而被公認是當代攝影史上最重要的先驅之一。

*Mario sorrenti

 

馬里奧·索蘭提 Mario sorrenti 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裔美國時尚攝影師,以其攝影的坦率和簡潔而聞名。由於拍攝了很多裸體模特,他被稱為脫衣服的攝影師”。馬里奧·索蘭提的作品以豐富的調色板和精緻的黑白圖像而著稱。他從旅行中獲得靈感,在旅行中,他從不讓相機離開身體。因他從小在父親那裡看了大量的攝影畫冊,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從那些經典影像中吸收和尋找靈感。

Q:剛開始接觸美學的人,您會推薦用比較廣義還是聚焦一點的方式去探索?

我都是以廣義的角度去研究。很多正在學習時尚或設計的年輕人會跟我聊天,找我討論可以看什麼。我都建議他們直接看當代 100 大攝影師或是時尚設計師 A to Z,先從很廣泛的方式涉略,再慢慢抽絲剝繭喜歡與不喜歡,最後,再從喜歡的部分去延展。

 

Q:前陣子看到您分享購買新家的消息,很好奇您會嚮往什麼樣的居家風格?

我覺得要很溫暖。當然,我也會想要很高大尚,但是很多高大尚的居家設計充滿石材或高級感的元素,不過,我住在山上,山上已經夠冷了,我會更想要有生活感,很多人會忽略生活感這件事情。

你可能想要家裡很漂亮,但是舒服跟溫馨感常常會被忽略掉。我覺得個性化、個人特色很重要,你有沒有了解專屬你的 IDEA 是什麼?

相較石頭我更喜歡木頭,所以我在設計新家的時候參考了西班牙或是地中海的室內設計。那邊相對潮濕,所以可能更貼近台灣的感覺,機能實用性上是可以參考的。另外,我真的很喜歡西班牙的室內風格,他們擅長以大面積的木頭去鋪陳整間室內的顏色及溫度。為了找這些參考,我看了非常多,一些澳洲的居家風格我也很喜歡,因為澳洲很親近大自然,許多房子被大自然包圍並穿梭在充滿綠意的環境中,此時就會出現很多特別的衝撞美感。
 

Q:關於藝術收藏,您有什麼看法?

我其實沒有收過什麼藝術,只收過幾個台灣藝術家的陶藝。對了,還有一個日本陶藝師的作品,他創作的陶藝雕塑很酷,是一個戴著耳機在玩 iPhone 的觀音佛像。

我一開始看藝術時,喜歡很有諷刺意味的作品。可能我內心有點反社會,所以會喜歡一點這種元素。不過,最近我很迷拍賣,不是我買得起而是我很喜歡看。我覺得在拍賣常常能看到一般展覽無法看到的作品,都是從藏家家裡拿出來的藝術品,很多我欣賞的藝術家,反而那種更精湛的作品都是在拍賣上才看得到。

像之前我看到一幅 Gerhard Richter 他透過拖曳色塊創作的那種抽象畫說在畫山景,我看的時候只覺得:「山在哪?我什麼都看不到。」我很喜歡看展的時候去猜創作者在想什麼,所以我很喜歡很抽象的藝術品。但是,我看攝影的時候,喜歡很鮮明的主題。

Q:您覺得居家空間跟藝術品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對話嗎?

因為我還沒有太多經驗,所以我只能用時尚的角度去看。時尚最重要的就是「和諧」或「衝突」,再來,比例非常重要。例如家裡其中一面牆的設計,設計師最近剛好正在跟我討論,有兩種不同的建議,放一個很大幅協調色系的作品或是放小幅一點但很衝突感的物件,所以我開始特別有感覺。

我覺得業主如果都已經花錢做設計,如果加上一些藝術品能讓空間更豐富,其實好看再花一點點錢應該很值得。我真的沒有在業配,但是一幅攝影作品三萬左右就收藏得到,雖然在整個居家設計量體很小,但是可以立刻加強整個空間的層次感,也充滿你個人化、更私人訂製的感覺,對我來說蠻重要。

 

Q:身為 Teacher、時尚生活風格達人,會建議大家如何去提升美學品味?

我覺得最簡單的就是滑 IG 。現在大家都會滑 IG ,雖然很多人會說 IG 上的東西都不入流,但我其實是你有沒有追蹤到該追蹤的人。如果想要培養自己的個人美學的話,最快的就是 follow 一些國際帳號!例如可以從追蹤世界各大美術館帳號開始。你從他們的展覽或發佈的文章再去延伸,不用再去書店慢慢翻書。

我覺得很多年輕人或想入門的朋友都沒有注意到,台灣很多藝廊都可以免費走進來。台灣其實好多藝廊,平常除了去逛美術館之外,我最近就很喜歡和朋友一起走藝廊。我自己一個人的話,一開始還是會有點緊張,慢慢的,就不緊張了。再來就是,不用強迫自己要看懂。好多時候大家會說:「哇!這個在畫什麼?」、「我想要了解他在幹嘛?」、「我想要看他的故事他的說明」。其實不用真的看懂,就去感受、接觸,因為喜歡是很直覺的一件事情。

關注李瑜的最新消息

Yutopia

Instagram

Facebook

 

/

特別感謝

李瑜

 

/

追蹤我們

Instagram

Facebook

Line

 

/

收聽「藝起過生活」

Apple Podcast

Spotify Podcast

返回頂端